今年6月份,生态环境部印发《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提出2018年以“2+26”及汾渭平原11个冬季清洁取暖城市及燃煤替代为重点。随后,“2+26”及汾渭平原11个城市区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燃煤替代政策,加速了陶企“煤改气”进程。
强势收紧环保标准
根据《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新增的重点督查区域汾渭平原11市中,包括陕西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正好涵盖富平、三原、千阳、韩城等陕西建陶主产区。
在印发的《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将陶瓷喷雾干燥塔、窑炉大气污染排放浓度限值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指标的排放标准收严为20、30、150克/立方米,并提出从2019年7月1日起执行。
除了提高标准外,当地环保部门也加大了对陶瓷企业的督查力度。今年7月13日,富平县环境保护局给当地7家陶瓷企业下发了停产整改通知书,停产原因是未建设烟气脱硫设施、未安装自动监测设施等问题,并对陶瓷企业累计罚款50万元。
同样在7月份,陕西省韩城市对腾龙陶瓷、滕利陶瓷下发了停产整改通知书,每家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多达十几项。
从以上可以看出,继2+26城市之后,包括陕西大部在内的汾渭平原11市已经成为环保督查的重中之重,陶瓷企业面临的环保形势愈加严峻。
“逼迫”陶企“煤改气”
除了提高环保标准、严厉环保督查之外,推动陶瓷企业加速“煤改气”也是产区政府急于完成的任务之一。
为了推动陶瓷企业加速“煤改气”,近两年当地政府也想尽了办法。据富平一陶瓷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渭南被列入重点督查区域后,当地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煤改气”,7月份陶瓷企业被勒令停产后,当地环保部门给企业下发通知,要求企业必须在9月底之前完成部分生产线的天然气改造,其中3条煤制气生产线必须改1条使用天然气,2条生产线的企业也必须改1条,2019年则必须完成全部生产线的改造,对于9月底之前完不成1条生产线“煤改气”的陶瓷企业,将被要求1条生产线停产,并切断煤气管道。
而三原县4家陶瓷企业近期完成了“煤改气”,顺利复产。据知情人介绍,此次三原县陶瓷企业“煤改气”比较彻底,煤气站已经拆除,再无用煤的可能。
“我们也没有办法,不改不让开!”在三原一位要求匿名的陶企负责人看来,今年行情本来就很差,企业又投入一千多万进行环保设施和“煤改气”改造。“这些投入还能应付,但煤改气后每片砖要增加相应的生产成本,与周边未进行煤改气的陶企无法公平竞争。”该负责人称。
一位渭南陶企负责人告诉记者,陶企“煤改气”后,一片800×800mm的砖要增加1-2元的成本,一条线一年仅燃料成本就会增加几千万元,这是陶企完全难以承受的。
不仅如此,去年在北方发生了严重的天然气荒,价格疯涨好几倍。所以在气源不足、气价不稳的形势下,“煤改气”的压力令很多企业无力承受。
据了解,目前陕西仅有三原4家陶瓷企业完成了“煤改气”,富平有部分陶瓷企业完成了1条生产线的改造,其他如千阳等产区陶瓷企业“煤改气”还没有真正落地实施。
抵制“煤改气一刀切”
近两年,在一轮接一轮环保风暴的冲击下,产区政府纷纷对陶瓷企业举起了“煤改气”的大棒,环保高压下,一些产区提前完成了“煤改气”。然而一年多来,“煤改气”产区则成为陶瓷企业破产倒闭的“重灾区”,企业及产区岌岌可危。
就北方来看,山东淄博、辽宁法库、河北高邑是率先完成“煤改气”的产区,这一年多来,陶企承受了比别的产区更大的市场和成本压力,一些企业被迫退出了市场。
自全国“煤改气”政策不统一、要求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哪个产区先进行“煤改气”,就要面对周边产区企业的低成本竞争和冲击,对于靠走量生存的北方陶瓷企业而言,这是完全难以承受的。
9月27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正式对外公布,《方案》再次提出严禁“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以生态环保为借口紧急停工停产等简单粗暴“一刀切”行为。
有业内专家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明确提出实施差别化错峰生产、严禁“一刀切”,是比较突出的特点。这将纠正过去一些地方出现的简单粗暴行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环保积极性,实现公平竞争。
而事实上,个别地区“煤改气一刀切”、错峰生产“一刀切”现象依然存在,这不但会挫伤企业的积极性,也会对整改建陶产业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