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汪小倩)他的言语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他任劳任怨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催人奋进,他敬业爱岗攻坚破难的创新精神受人尊崇。他善于思考,将初心使命倾注于科研工作的每个细节,付诸于每一个项目的每次实验中;他视科研如生命,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迎难而上的攻坚精神、上下求索的科研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十七年致力于混凝土研发与检测工作。他,就是中建西部建设新疆公司乌鲁木齐技术中心经理张平,2021年中建西部建设“西建工匠”获得者。
▲新疆公司 张平
他是科研排头兵,用干劲收获丰硕成果
科研需要的是耐心、细心以及责任心,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重复而不厌烦是磨砺一个工匠的必经之路。17年里,张平一直坚持着这股劲,在科研及科研成果转化的道路上不停歇。作为科研项目骨干,他先后参与了3项省部级课题、6项市局级课题、12项股份公司级课题的研发和技术攻关;申请47项;发表科技论文35篇;4项成果经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项成果通过自治区经信委新产品鉴定,其中1项成果达到国内优先水平;1项工法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工法。先后多次获得股份公司先进工作者,在科研道路上收获了丰硕的荣誉成果。在潜心科研的同时,他积极推广科研成果转化,让科研带来更多的实际价值,先后完成《宽温域聚羧酸减水剂合成技术》、《混凝土多重性能改善剂合成技术》、《聚羧酸减水剂功能化改性与绿色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新疆高温干燥地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推广应用》等10项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期间,他先后参与主持完成新疆国际会展中心耐腐蚀混凝土、乌鲁木齐高铁新客站高性能混凝土、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冰上运动中心超长无缝施工大体积抗冻混凝土、水板景观大桥C50钢管大流态微膨胀混凝土、新疆宝能城项目C70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绿地中心大体积负温施工混凝土等标志性工程的技术攻关工作,很多工程技术创造了新疆,让标志性建筑成为公司的“地标”名片。“只有技术的追求,才有价值的作为。”张平常用这句话告诫自己,对研发工作永远“追无止境”。先后多次获得股份公司先进工作者,在科研道路上收获了丰硕的荣誉成果。
▲ “只有技术的追求,才有价值的作为。”张平常用这句话告诫自己
他是技术导航员,用服务践行降费节本
技术服务工作繁琐、要求高,具有突发性,为此张平总是亲力亲为,他说:“只有实际掌握情况,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安心。”在生产现场,有时候结束工作回到住地已是深夜,经过短暂的休息,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个现场,同事说这是他做技术服务工作时的常态。近几年,他先后前往青岛、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和田等区域,跟进配合比优化升级服务,并探索在各区域推进了透水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特殊混凝土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混凝土稳定性,助力区域高附加值产品创效,为厂站降本增效、为公司提升了技术核心竞争力。工作期间,他累计完成疆内外技术服务一千余次,2018年至2020年两年间,在他的带领下,乌鲁木齐技术中心的检测业务为各兄弟单位节约成本838.37万元,高性能业务为乌鲁木齐厂节约成本3415万元,充分发挥出了技术中心的技术服务优势,深化了“践行科技,提升服务效能”的工作理念。
▲ 张平说:“只有实际掌握情况,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安心。”
他是“传帮带”模范,用担当延续工匠精神
在生产一线给混凝土指标参数把关,在管理层为员工思想能力把关。十几年如一日,张平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主持参加各类座谈会议,与同行交流切磋,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技术能力。作为党 员,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多次获得股份公司先进个人、党 员称号,在攻坚克难、取得成就的同时,将自己积攒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无私耐心地传授给同事、下级。“人才培养是细水长流的事情,技术知识的积累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对企业来说,非常需要将之前的经验教训传授给新人,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也可以加快新人的成长。”他说道。他不断激励和引导一线员工学知识、比技能,常常担心有些新员工照顾得不够,在他的悉心培养下,三年内共向各兄弟单位输出技术人才19名。
十七载孜孜不倦,张平深耕行业,不断进步探索前行。他表示,无论什么工作领域,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钻”,既要钻研关键技术,也要钻研行业发展,只有“钻”进去了,才能有所收获。未来,他仍将秉承“工匠精神”,继续攀登下一个高峰。